在手邊忙碌的事情告一段落,這段時間比較有空的情況下,版主暫時拋開一些惱人的事情,
來到台南拍攝,版主規劃兩天一夜行程,第一天來到鹿耳門觀賞台江迎神祭的第二天活動;
鹿耳門天后宮,又稱顯宮,建於明永曆十五年(1661),而鹿耳門地區亦為鄭成功打荷蘭人所登陸的地點,
媽祖信仰亦在明鄭時期,鹿耳門天后宮隨鄭成功登陸後而建廟;
今年鹿耳門天后宮媽祖再度出巡,距離上次以睽違七年,台江迎神祭活動為期三天,
媽祖出巡台江十六寮,許多宮廟出轎一同參與遶境,加上文武陣頭,陣容可說是浩浩蕩蕩!
版主由於這天出發時間較晚,加上塞車,接近傍晚時候才開始拍攝,
而且因為小迷路的關係,一時間還找不到陣頭,後來才在溪頂寮保安宮發現宋江鼓聲,
由於台江十六寮幅員遼闊,三天來都是早上五點就起馬,直到深夜才結束,
第二天的遶境範圍包含布袋嘴寮,總頭寮,溪頂寮等地,晚上則是駐駕海尾大廟海尾朝皇宮,
也由於路關實在太長了,隊伍主要都是以神轎為主,佐以些許陣頭,
但是出市區以後濃濃的人情味,以及家家戶戶的香案桌,都是在市區無法感受到的,
同時也因為這次採行陣轎分離之模式,許多陣頭會先行拜廟,而版主因為到的晚,只拍攝神轎隊伍之部分,
下午大約五點鐘左右,隊伍來到溪頂寮保安宮前,廟前大廣場非常好拍攝!
到的時候駕前先鋒官什三佃慶興宮的宋江陣正在操演,台江十六寮的宋江陣多為村莊自組而成,
雖然是業餘的,但是經過許久練習,加上村莊輸人不輸陣的關係,打氣來氣勢十足!
開路吉普車
開路先鋒官-外塭仔和濟宮,建於民國十六年,主祀保生大帝
法師及手轎
大北旗
王馬及令牌
外塭仔和濟宮宋江陣頭旗
入溪頂寮保安宮
保生大帝文轎
左先鋒官-六塊寮金安宮
涼傘
六塊寮金安宮建於清同治十二年,主祀溫府千歲,六塊寮金安宮亦有六十餘年歷史,
溫府千歲武轎
六塊寮金安宮溫府千歲聖駕
右先鋒官-大同村鎮安宮,主祀鎮海五元帥
武轎
鎮安宮鎮海五元帥聖駕
讚境單位:山上天后宮,山上是個地名,是位於在曾文溪旁得丘陵地,而山上天后宮草創於清順治十八年(1661)
千順將軍
涼傘
二輦小轎
山上天后宮天上聖母文轎
首轎
涼傘
山上天后宮玉二聖母神轎
讚境單位:中洲寮保安宮
保生大帝文轎
中州寮保安宮建於清光緒元年,主祀保生大帝,分靈自學甲慈濟宮,
中州寮保安宮保生大帝聖駕
保生二大帝聖駕
讚境單位:佳里北極殿
玄天上帝武轎
讚境單位:台潭龍安宮
涼傘
位於七股的龍安宮,主祀池府千歲,另配祀騰風元帥,為延平郡王之部將,
龍安宮文轎
讚境單位:善化糖廍角民安宮
天上聖母文轎
讚境單位:農場寮神農宮
聘請單位:高雄佛音跳鼓陣拜廟
涼傘
武轎
神農大帝聖駕
吳府千歲聖駕
讚境單位:陳卿寮保山宮
聘請單位:台南龜洞飛鷹跳鼓陣
涼傘
保山宮觀音佛祖文轎,轎班為鹽田飛鳳殿
讚境單位:伍佰戶慈雲宮
涼傘
天上聖母文轎
讚境單位:公塭萬安宮天上聖母及溪埔寮安溪宮天上聖母(兩間合轎)
文轎
讚境單位:許中營順天宮
天上聖母文轎
讚境單位:外塭崇聖宮,聘請單位:台南同興車隊吹
池府千歲武轎
讚境單位:學甲中洲開台清水寺,大北旗
電音三太子
涼傘
清水祖師文轎
讚境單位:五塊寮慶和宮,建於清同治元年,主祀保生大帝,迎自頂大道興濟宮,
大北旗
鮮花風帆
聘請單位:台南天興轎前鼓
涼傘
保生大帝文轎
讚境單位:大灣清濟宮
開路吉普車
執事牌
執士隊
大北旗
涼傘
保生大帝文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