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到台南府城看廟會,一定會碰到許多廟宇前面都會掛著XX境,
聯境制度影響台南舊城區廟宇甚深,只有是有一定歷史的廟宇,都有其所屬的"境",
"境",簡而言之,就是土地之疆界,在台南市區,是以廟宇的信仰範圍作為區分,
聯境制度則是由宮廟的信仰的信仰範圍所匯集而成,組成所謂的聯境,
聯境制度始於清代,於舊城區城門還在時,各宮廟與境內居民,組成的防守組織,
功能為保護家園的自衛隊,於清末時期,為台南城門防守之主力,
聯境制度也隨著日據時代的到來,慢慢的沒落,失去原有之功能,
不過,各宮廟前所稱之聯境稱號,並無隨著時代消失,繼續留存至今;
慶安宮這場遶境中,便能看見府城聯境制度中,三間分屬不同聯境之廟宇,
這場遶境的頭番即是「八協境」東嶽殿擔任頭番,大家可能有疑問,
一般市內的送天師遶境,通常都是請到大天后宮來擔任頭番的任務,
而這場之所以不是大天后宮來擔任,主要原因是慶安宮不屬於古早城門內的宮廟,
因此,於民國後建立的慶安宮這場遶境,便由交陪最久的東嶽殿來擔任頭番,
東嶽殿之所以會跟慶安宮交陪,又是另一段故事了,版友們有興趣可以自行搜尋,這裡不贅述了;
東嶽殿屬於八協境,為古早防守東門的聯境組織,
主祀東嶽仁聖大帝,另配祀地藏王菩薩,酆都大帝等神祇,創建於明永曆二十五年(1669),
距今以三百年於歷史,東嶽殿跟慶安宮交陪之深,從這次慶讚的陣容便可窺知一二,
從請出二鎮軟身嶽帝爺坐鎮醮壇外,這場遶境拖了落落長的陣頭出門,光東嶽殿一番通過的陣頭,就花了一小時多,
慶讚陣頭非常精采,請來了基隆宜蘭軒社,及各式藝陣,堪稱這場遶境的大黑馬!
這一面頭牌好好看!
鮮花頭旗宮燈
大北旗
聘請單位:民雄振陽堂頭旗紗燈
四角菜刀旗
民雄振陽堂北港大鑼開路鼓
東嶽殿四角菜刀旗
聘請單位:台南同興社馬隊吹
風帆
藝閣
聘請單位:高雄鳳山盛祥門拖版車戰鼓
神龍隊
聘請單位:外關帝港玄安社頭旗西燈
風帆
三本鑼
東嶽殿謝范將軍入順天宮行台
聘請單位:台北鴻德醒獅團,板車戰鼓
旗隊
醒獅參禮
聘請單位:台南勝興漢樂團,四角菜刀旗
走路鼓亭
牛馬將軍
朱匡爺,專長是治小兒天花
護國尊王,又稱廣惠尊王,相關事蹟請點這裡
東嶽殿木雕頭旗
聘請單位:羅東福蘭社頭旗西燈
三角旗
四角菜刀旗
首次拍攝到的羅東福蘭社,之前有參訪過福蘭社的裝備特展,驚為天人,這次能在台南拍到真是賺到了!
北管落地吹
木雕花籃鼓架
旗隊
聘請單位:國寶級的高邑十全腔
十全腔主要是以使用十三種不同樂器得名,屬於"雅樂"系統,是廟宇鸞堂系統神事科儀中之奏樂
風帆
聘請單位:北港威震團頭旗
北港威震團為北港朝天宮駕前之哨角團,很少出現在北港以外的地方,同樣是拍到賺到!
北港威震團哨角隊
聘請單位:台南慶樂社鑼鼓
甘羅太子與彭祖爺入順天宮行台
聘請單位:基隆中崙聚樂社走路吹
難得在外縣市看到基隆的北管軒社,不過中崙聚越社也是唯一有在接受聘請的邊仔組,這次南下動用吹咖不少人
涼傘
東嶽殿天醫真人武轎
天醫真人,名為孫思邈,為著名的藥物學家及醫學家,又稱為藥王
八協境東嶽殿天醫真人聖駕
南廠臨安壇小法團接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