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天這個天氣爆好的午後,本來要去拍廟,
後來想說很久沒看廟會,於是臨時起意前往永和參訪汾陽忠武王的遶境活動,
汾陽忠武王就是唐朝名將郭子儀,
是各地郭氏宗親會的祖先,所以基隆中元祭前年郭姓主普的時候就是以郭子儀為主題,
這場遶境是由今年輪值的番仔溝新庄仔角主辦,去年印象中是由士林那邊主辦,
一點半於永和保福宮起馬遶境,
永和保福宮主祀保生大帝,為永和地區最大之廟宇,
廟裡也有類似大龍峒保安宮力士會的組織,
保福宮創建於道光年間,由台北的大龍峒保安宮分靈而來。當地庄民因往台北參拜大帝,路途遙遠,需經新店溪,當時尚未興建中正橋,只靠渡船來往,每逢颱風或大雨,洪水肆虐,行程斷絕,帶來極大困惱!故先民初擇址彼時稱之為"輪寮腳",即是本宮後面道路,向西約三百公尺之新生地。當時本庄人口尚稀,不逾百戶,經濟薄弱,無力隆建。只把竹、草,當建材興建草茅之廟宇終告落成。選擇吉日良辰,奉請保生大帝立廟奉祀,供庄民祈福膜拜。
說句老實話,保福宮是間很有味道的廟宇,
尤其是外觀,目前正在籌建新廟,
這場遶境陣頭不長,大頭金來鼓亭,中和武鴻館醒獅,艋舺雙和社蜈蚣鼓,神將(三太子,濟公,土地公,吞精食鬼二將),
棟發車仔吹,桃園同芯社北管,
而永和地區附近香案桌也不少,忠武王的轎子也沿路一直受到鞭炮歡迎,
永和保福宮外觀,很氣派!
桃園同芯社頭旗北管,今天沒出白鐵裝備
保福宮大祖力士會頭旗
忠武王的頭旗,涼傘
雙和社吞精食鬼二將
眾神偶
保福宮一旁太歲殿,有擺著宮內駕前軒社,溪洲全華軒,溪洲聚賢堂的神將,很值得一看!
有秦瓊,尉遲恭元帥,李金吒,李木吒神將(聚賢堂所有)
另一對秦尉元帥為瓦窯保慶社所有,
楊元帥,李天王(全華軒所有),
其中全華軒還有在活動,聚賢堂疑似倒社了
開路吉普車(三重金都帝君殿支援),我果然是廟會瘋,一看到車子我就知道是金都支援的...
雙和社蜈蚣鼓
汾陽忠武王聖駕
拜廟轎子吃炮
永平高中前香案桌放炮歡迎神轎
大頭金來鼓亭攝於中正橋頭,那隻鴿子是永和的LANDMARK!
後來隊伍就上中正橋了,由於沒做功課,於是遶境拍攝只好到此結束,
回程特別又回到保福宮參拜,
郭姓宗親類的斗燈
保福宮正殿眾保生大帝聖駕
完!